每逢过节胖三斤8个饮食准则帮你中秋不长肉

2025/1/23 来源:不详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薛仁政通讯员白恬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志文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一到过节就可能遭遇“一节胖三斤”的尴尬情况。本质上,胖就是因为摄入过多,吃的食物比例不对。如何做到健康与美食兼得?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广州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曾青山,从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下简称《指南》)入手,掌握8个平衡膳食准则。

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一个标准的广式月饼已经满足一天的主食量,吃月饼还是要注意量。”曾青山说,根据指南建议,每天摄入谷类食物~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g;薯类50~g。因此,晚上主食适当减少一半,月饼不超过1/4个、芋头一小个,水果不超过克。

“饮食总体原则就是‘少量多样’。”她强调。

准则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曾青山建议,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如果晚上聚餐活动,可以把运动放在下午或抓紧零碎时间完成步的任务,自律才是健康的关键。

准则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据悉,《指南》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g的新鲜蔬菜,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g的新鲜水果。曾青山笑道:“果汁可不能代替鲜果,要多吃水果才能保证营养摄入。”

她提醒,在中秋节当天,家宴上最好不选用各种饮料、鲜榨果汁和酒品,“以茶代酒最健康”。

准则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海鲜虽美味,但不能多吃。”曾青山介绍,《指南》提到,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g,已经明确了肉量就不要吃超了。中秋前后,正是海鲜鱼货出产丰富的时期,海鲜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让人忍不住多吃几顿。

曾青山提醒,在吃海鲜的时候,啤酒要少喝,否则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此外,吃海鲜时不要喝浓茶,茶中含有鞣酸,易跟虾、蟹中的蛋白质起作用,凝固成块状物,影响消化。以淡茶为宜。

准则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指南》建议: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曾青山提醒,节日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荤菜,想要减少多余油脂摄入,让自己吃得更健康,荤菜的烹饪方式建议多用蒸、煮、炖、卤等方法,不裹粉不油炸。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多选用脂肪含量少的鱼、虾、禽肉,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海鱼和鹅肉等。在调料的使用上,一定不要太咸、太辣,对肠胃不好。

节日少不了喝酒助兴,要注意几点:空腹不要喝酒,不仅容易醉,而且损伤胃黏膜;空腹不要喝碳酸饮料,会阻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接收。建议开席时,先不要畅饮,等进食一半时再饮也不迟。

准则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指南》建议要足量饮水,少量多次。男性每天喝水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0ml。

“值得提醒的是,喝水不等于喝汤尤其是老火汤。”曾青山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准则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指南建议: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曾青山建议,当下疫情防控仍很重要,尽量居家聚餐,一家人齐动手,美味又健康,选择新鲜食材,减少外卖加工食品。食物安全更有保障。

准则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节日总是热闹聚餐的时候,你夹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肴丰盛、味道香美,一不留神就容易吃的过多。《指南》中明确提及食用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三天假期,连续吃上几餐,一定会让肠胃超负荷运转,引起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不适症状。因此,节日里饮食一定要节制,不劝吃、不劝喝,“暴饮暴食很伤身”。

月饼和茶更配

曾青山建议:

1:枣泥、豆沙、莲蓉、凤梨等月饼的口感很甜,在品尝时,喝绿茶比较好。

2:蛋黄、双黄、香菇卤肉等馅的月饼比较油腻,可同时喝普洱茶、橘普、陈皮普洱茶。

3:果仁类月饼具有配料考究、皮薄馅多、浓香爽口等特点。品尝时,可选择配饮绿茶或红茶。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林清清

校对

彭继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