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试验来揭晓空气凤梨的露天栽培适应性上
2022/12/25 来源:不详作为上海市农委课题——《观叶垂吊植物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的一部分,空气凤梨也作为观叶垂吊植物在上海植物园内进行示范应用。近日,温室管理中心在展览温室(二)室外中庭打造空气凤梨露天造景示范点,探索多种空气凤梨在上海露天栽培的适应性。
什么是空气凤梨?
它们包括凤梨铁兰属植物,以及莺歌凤梨属的一部分植物,是凤梨科家族中最多样的一个类群,均为附生植物。卷曲多变的叶片,又有如来自行星,所以又被戏称为“外星系植物”。
空气凤梨
在原产地,空气凤梨是栖息在树干上、岩石上或是海岸的礁石上等,有人称它们为“地球上适应力最强的植物”。它们的根部不再是吸收养分、水分的主要器官,而是利用叶片及叶片上的“鳞毛”来吸收水分及养分。正因如此,工作人员将该景点的名字命名为《逆行空间的外星植物》。
空气凤梨的最大优势是生长不需要土壤,为造景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此次造景中,选用的空气凤梨种类有安德鲁小精灵空气凤梨Tillandsiaionantha、霸王凤(法官头)T.xerographica、松萝凤梨(老人须)T.usneoides、贝可利T.brachycaulos、狐狸尾巴T.funkiana、电烫卷T.streptophylla等,并配合万代兰和石斛这些同样来自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附生植物共同造景。
造景手法是尽量还原原生态景观,让这些空气凤梨“长在”枯木上或者铁丝网上,或者直接摆放在火山石上,并将绿色系空气凤梨和银色系空气凤梨进行合理搭配,注重营造高低错落的层次感。结合正在园内举办的花菖蒲展,景点内还融入花菖蒲的多个品种,打造水生景观。为了增加该区域内的空气湿度,工作人员也是动了不少脑筋:一是在景点内铺设水苔,这样通过浇水在水苔上,就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二是在梅雨季节结束后,还将在该景点内的地面上安装喷雾系统,进行定时喷雾。
工作人员各显身手
在后续的田间观察实验中,我们还将持续对空气凤梨露天栽培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相应的数据监测与记录,探究空气凤梨的粗放型养护模式,为其在上海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在温室养护中,我们还将深入研究提高空气凤梨繁殖率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降低空气凤梨本土化低价生产进行积极探索。
该空气凤梨示范景点将展示到12月上旬。对空气凤梨的附生景观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抽空到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二)室外中庭展区进行观赏。
图:小熊猫
审核:茅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