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吃什么,有哪些传统习俗快来了解吧
2025/3/24 来源:不详“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23日09:50:15(本周日),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节气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有可能经常出现,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段到了!
那么,“大暑”时节是怎么来的,又有怎样的习俗?快来书果星球儿童阅读馆一起了解更多吧!
01什么是大暑
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时。
“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
最早记载大暑的是《逸周书·周月解》。该书中明确指出,“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汉代刘安编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大暑就在其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后,天气为什么这么热?
天文专家解释说,“大暑”期间这么炎热是因为自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放散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
02大暑三候
古人将大暑划分为三候,总结出每一候当中相对应的物候现象,也就是大暑三候的“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
一候丨腐草为萤
大自然中的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在落叶与枯草之间,经幼虫、蛹而至成虫,在盛夏孵化而出。
古人的生物知识缺乏,以为萤火虫在此时由腐草所变化而生。
二候丨土润溽暑
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此时天气开始变得闷热难耐,土壤内湿气潮润,是适宜喜水作物生长的时节。
三候丨大雨时行
当早上的湿热之气升至对流云层,在高空遇冷,常在午后降下大雨,雨势大但是下雨的时间不长,雨后可以稍稍缓解一些暑气,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03大暑食俗
中国作为“吃货”大国,无论是什么样的节日、节气,总是离不开各种美食,那么在大暑这天又会吃些什么呢?
吃仙草
仙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节气喝暑羊的习俗,也就是喝羊肉汤。
三伏天时,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据说能够带走五脏积热,消除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吃荔枝
在大暑时节,福建莆田人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作“过大暑”。荔枝含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有人称赞大暑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吃凤梨
我国台湾地区有大暑节气吃凤梨的习俗,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04大暑习俗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这个习俗却被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有个专门的称呼,叫作“伏茶”。
晒伏姜
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晒伏姜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已有几百年历史。
“大暑船”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渔民们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
“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被渔船拉出渔港,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05大暑诗词
天气炎热,但少不了优美而充满智慧的诗词。快来读一读这些大暑节气的经典诗句吧!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上蒸下煮的日子里,耳边吹过的风都是热乎乎的。大热天里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抱着凉凉的西瓜吃一肚子,翠绿的瓜皮,艳红的瓜瓤,光是看上去,就让人感到凉快。
《销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清晨起床就被热浪包围,晚上休息时也无法入睡。起来走到院子里,看看周围的景色,忽然感觉到有风吹过,感受到一丝凉意。让心沉静下来,整个室内似乎都变得凉爽,人也变得更加自在。
《夏日》
唐·韦应物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夏日那么长,天气炎热不知如何度过,或许一本书,一壶茶是最好的消遣。手边放一本书,沏一壶茶,闲来无事时,翻翻书,品品茶,这真是神仙日子。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大暑已到,最热的日子也已来临。在这一年中最热的天气里,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天气炎热,别忘了及时补充水分。日毒无风,也不要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耀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倘若夏天是一首悠扬的歌,那蝉鸣就是盛夏最美妙的音符。蝉声阵阵,绿柳荫荫。溪水、泉水汩汩奔涌,让人不自觉去亲近。
《乙未六月大暑》
元·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夏季最盼的就是来一场痛痛快快的雨,给城市带来清凉。夏季的雨水就像顽皮的孩童,总是与你捉迷藏,你盼望他的时候,他不出现,当你已经不抱希望,他反而会给你惊喜。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春天时盼着夏天快快到来,瓜果满园任人采。夏天时又盼着秋天快点到来,盼着天气凉快,想象着霜叶红花已经到来。
你还知道些哪些关于大暑的习俗或者诗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更多儿童阅读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