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永昼一半永夜的超级地球格利泽581g
2023/6/14 来源:不详一半永昼一半永夜的超级地球格利泽g的生命是如何生存的?
还记得11年前科学家发现的“超级地球”格利泽g吗?为什么科学家说它是超级地球,为什么说它上面%有生命,人类该如何去探知这些生命呢(下文将讲到“外星蝠鲼和“风筝植物”)?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距离地球20光年多一点的格利泽g,其直径约为地球的1.2~1.4倍,质量约为地球的3.1~4.3倍,可能有大气层。
格利泽g的地心引力可能稍高于地球,其表面由岩石组成,可能存在液态水等,科学家认为它是宜居行星,许多指标接近于地球,因此科学家称它为超级地球。
发现格利泽g的史蒂芬沃特曾经说过:“从生命的轫性与习性上来看,我认为格利泽g上存在生命的机会是%。”
要想知道这个行星上是否真的有生命,必须派探测器去实地探看才能知道,但是看似仅20光年的距离,这个距离对现在我们的飞行器来说却依然遥不可及。
在未来50年里核动力、离子推进器等飞行器推进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成熟后,人类是有可能发射智能探测器长距离到达格利泽g进行探索的。
以下为“爱趣探所”所长沁心梨的个人的科幻猜想,若有兴趣请和我一起去看看发射到格利泽g时的探测器发现了什么外星生命。
年,一艘人工智能无人飞船从地球出发驶向格利泽g,这是一艘从发射之后就会自主思考的飞船,所有的操作都是自主行动,经过几代地球人的时间里,飞船终于飞到格利泽g(以下简称g)星球上,然后自主地通过遥测和计算,选择安全降落的地面地点。
飞船降落到地面后,经过实测,测得g的重力是地球的两倍,空气稠密。g星球面向主星的一面永远是白昼,另一种面却是永远黑夜,而飞船的落脚点位于该星球的“晨昏地带”。
飞船之所以选择降落在白昼与黑夜交际处的“晨昏地带”,就是因为它自主猜测在这里能遇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最大。
该地带上空热空气遇冷容易导致降水较多,在地面形成河流,长年累月冲刷地表形成巨大沟壑如同东非大裂谷。有液态水的地方,就可能生命,这是人类的逻辑,智能飞船不可能不知道。
飞船开始自主派出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于是发现了在天空中飞行的庞然大物——一种飞行的外星生物。
无人机马上拍了几张该生物的照片传到飞船上进行整理,再由飞船通过环绕g的中继卫星向地球回传信息,地球人不知又要等多久才能收到“人类第一次发现外星生命”的这个惊喜的信息。
无人机继续进一步的观察,可以得知该外星飞行生物的外形有点像地球海洋里游泳的蝠鲼(就把该外星飞行生物叫做外星蝠鲼),但是外星蝠鲼的体型和嘴巴更大。
外星蝠鲼一直在天空中飞行,永不落地,因为该星球上的空气比较浓密,是地球的两倍。浓稠的空气为飞行生物提供了足够的浮力,飞行生物可以轻轻扇动翅膀就能飞行好久,即使其重力也是地球的两倍也无防。
地球上有记录的连续飞行最长的飞行生物,是一只雄性斑尾塍鹬,它在9天多时间里飞越太平洋,连续飞行超过1.2万公里。但它不能做到永不落地。
至于外星蝠鲼是怎么繁殖、生长和老死的,这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
外星蝠鲼吃什么呢?经观察,它是食草动物,它吃的是一种外星“风筝植物”。
原来天空中漂浮着许多能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能量的植物,它们通过三四根相对细小的气根与地面相连,就像风筝一样在天空中漂浮着——为了争取阳光,这些植物尽量垂直向上占据天空的空间。
但是它们无法在永昼面和永夜面那里生存,因为永昼一面温度太高,而永夜一面温度太低,所以必须有一些像风筝线的气根牢牢地抓着地面,防止被吹到永昼或永夜的那一面去。
风筝植物的气根上有许多小叶片,小叶片像飞机机翼一样遇到气流会有上升的升力。顶部是好几层大大的圆形的绿色叶片,这些大圆叶片通过流动空气在其上下面的压力差而产生升力(况且浓稠的空气本身就有浮力),与气根的牵引力形成平衡而像风筝一样漂浮在天空中。
地球上长得最长的海洋生物是巨藻。巨藻为褐藻门海带目巨藻科巨藻属。成熟的巨藻一般有70米~80米长,最长的可达到米。它巨大的叶片层层叠叠地可以铺满几百平方公里的海面。由于它叶片有气囊作用,可使藻体浮在海面上,使海面呈现出一片褐色。
地球还有一种植物可以在空气成长——空气凤梨。它不需要水培,不需要土栽,悬挂在空中就能自由生长,靠叶子上的鳞毛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
至于“风筝植物”是怎么繁殖、生长和死亡的,则需要时间来进行观察。
有了食草动物和植物,应该也有食肉动物和食腐生物(分解者),如同地球有一个完整生态链一样。
要想知道食肉动物和食腐生物是如何的,永昼面和永夜面那里有没有生物,甚至该星球有没有智慧生命呢?请看后续(剧透一下后面将写的食肉动物叫外星蜘蛛,食腐生物为外星屎壳郎等)!
总结:生命的诞生本就是一个偶然事件,即使一个星球与地球多么相似,也不一定会诞生生命,但是宇宙中有那么多行星,并且与地球相似的宜居行星不会少,宇宙中若说只有地球才能诞生生命,那么肯定有许多人都会怀疑这个说法。
文/沁心梨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