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粒种惠及八方田人民资讯
2024/8/6 来源:不详成良峰(左)和黎兰诗在观察虾苗发育成长情况。
一改稻田淹水插秧的传统种植方式,水稻像麦子一样在旱地直接播种。6月,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城上镇,一个多月前播下的稻苗进入分蘖期,为亩连片旱田涂上一层浓厚的碧绿色。
让这块稻田实现了革命性的直播旱管的,是来自上海市金山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节水抗旱稻品种。
金山区曾经是上海传统农业大区,年开始在廊下镇建设金山现代农业园区,过去的十年以执着有效探索上海都市现代农业而声名鹊起;年,又以廊下镇为核心区入围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产业园创建中,面对土地资源稀缺和上海的城乡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廊下镇从保障供给和满足市场需求出发,在做强果蔬主导产业、打造中央厨房集聚区和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的同时,借助上海强大的综合科研能力,将种子种苗产业作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力建设种源农业示范区,加速原创优良品种培育,让更多的良种落地生“金”。
项目集聚形成产业体系
“综合科研能力、经济实力和市场化程度,为上海发展种子种苗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廊下镇党委书记、产业园管理中心主任沈文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我们立足上海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理应在种源农业方面发挥引领创新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建成产业高地,需要推动相关项目集聚,完善产业体系。在推动种源农业发展中,金山区产业园通过用地政策倾斜、项目政策聚焦,建成爱索特植物园艺凤梨组培、枫彩红枫组培、合盛矮化苹果树组培等3个植物组培项目和上海农科院生物基因中心育种基地、申漕虾苗繁育基地、光明乳业种奶牛基地、亚太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等10多个种源项目。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集花卉组织培养、农作物种子种苗培育、虾苗繁育、奶牛胚胎繁育于一体的种源农业产业体系,成为全市最大的高效高科技种源农业集聚区。
其中上海农科院基因中心专注于水稻抗旱资源的发掘、抗旱性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以及节水抗旱稻实验、育种与栽培实践。
光明集团在园区建设的金山种奶牛场占地面积亩,现奶牛存栏近头,既是上海“致优”鲜奶的奶源基地,也是国家级母奶牛保种供种基地。
园区入驻企业上海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在漕廊公路建有亩的现代渔业基地,拥有1.1万立方米水体工厂化育苗生产车间,配备有完善的水处理、水质监控等配套设施。“通过自主研发,我们形成了先进的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技术控制体系,亲虾越冬成活率达90%,优质虾苗暂养成活率可达80%。”公司总经理丁福江说。
在植物培养基上经过细胞分裂、生根、分蘖等生长阶段成为多株种苗,随后移入玻璃温室内进行有土栽培。位于产业园种源农业示范区的爱索特植物园艺(上海)公司配备了万级洁净度空气净化循环系统,可使室医院无菌室的洁净标准。公司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凤梨花、蝴蝶兰、红掌等优质观赏花卉苗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点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播种、管护、观察、比对。夏日,产业园廊下镇万亩粮田,上海市农科院基因中心科研人员在田间忙碌着。
卷起裤腿,穿上及膝的雨靴,戴上遮阳帽,中心副主任刘鸿雁亲手播下试验的种子。
就是在这块田里,基因中心科研团队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出“八月香”节水抗旱稻,使水稻可以像种麦子一样直接在旱地播种。
“我们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兼具水稻和旱稻的优良特性,既可以在灌溉水田栽培,在节省50%灌溉用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的情况下保证产量与米质,也可像小麦一样在旱地种植,实现旱种旱管,节本增效,稳产增收。”刘鸿雁说,因为旱作管理的生态环境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和土壤肥力的流失,所以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和农业面源污染。另外,旱作减少了土壤产甲烷菌的数量及甲烷的生成与排放,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去年,在蒙洼蓄洪区的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近亩节水抗旱稻经历水淹16天全部复活,亩产达到-公斤,其中没顶10天的近亩水稻平均亩产超过公斤。
“节水抗旱稻具有根系发达的优点,因而不仅能抗旱,也经受住了洪涝的检验。”刘鸿雁说,在优质高产和抗旱的基础上,目前他们正在进一步开展抗病虫、耐盐碱、化肥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加值育种,完善栽培技术体系。
据介绍,产业园利用节水抗旱基因育成的各种水稻,现已在全国累计推广11.9亿亩,创造了多亿元的财富。另外,基因中心又在培育多个生菜品种的基础上,探索“菜-稻-菜”的茬口搭配,使亩均资源消耗减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产值突破万元。
其实,除了节水抗旱稻,园区种子种苗产业攻关还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如申漕水产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取得多项科研技术成果,实现虾苗培育与健康养殖生产的节能、节水、高效、无公害化,可年产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各10亿尾。爱索特植物园艺(上海)公司所有凤梨花品种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发生产,并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开发出“吉利红星”“平头红”“火炬”等新品种。
“下乡”通道引来“新鲜血液”
来自四川的黎兰诗和来自山西的成良峰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从去年5月起,他们俩就把宿舍搬到学校产业园申漕水产公司的产学研基地。
“我们每天要早中晚三次观察虾苗发育成长情况,从虾卵到溞状幼体再到仔虾的成长阶段要不断进行选种。”成良峰说,很多数据要在实践中积累检验,实习是他们完成学业和毕业论文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对于申漕水产公司来说,有高校的科研支持和前来基地实习的大学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新鲜血液”。
来自湖南的付舒滔在爱索特植物园艺(上海)公司负责组培花卉的温室生产,“产业园的建设为我们年轻人‘下乡’打开了通道,之前总想着在繁华的市区工作,但来到这里才发现从事农业也有广阔的天地,而且每天看着花苗长大开花,也会收获更多的好心情。”
在沈文看来,解决“人”的问题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产业园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和基地建设,为吸引年轻人“下乡”实习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同时,园区通过选拔优秀人才,建设新型主体双创孵化基地,举办长三角毗邻地区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长三角“田园五镇”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也为吸引青年人才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另外,产业园还实施了素质“登高”计划,选拔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及骨干,纳入由区委组织部、区农委等联合开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登高工程”学习班,并开展以中青年农民、返乡创业农民为重点培养生产型实用人才,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为重点培养经营型实用人才。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占全区的25%。
本文来源:农民日报